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省委工作要求落地落實,湘直黨建推出“省直機關黨員領導干部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邀請省直和中央在長單位黨組(黨委)書記、機關黨委書記(含常務副書記)、黨委辦主任和黨群工作部部長等結合工作實際,談體會、謀思路、話擔當,共繪“三高四新”美好藍圖。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繪就美麗湖南新畫卷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劉群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聚焦美麗中國建設,對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戰略謀劃。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以制度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激發活力、增添動力,全面推進美麗湖南建設。
準確把握新時代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戰略部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深入闡釋和回答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什么改、往哪里改、怎么改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我們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這一部署要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錨定一個奮斗目標。全會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指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要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到2035年,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完善,為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六個重大原則。全會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個堅持”的重大原則,對于增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要堅持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各方面全過程;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在法治軌道上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落實三項改革舉措。在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面,全會提出三個方面的改革舉措,一是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二是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三是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為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是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根本和起點。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綠色低碳發展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我們要抓好這三項改革舉措在湖南的落地實施,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不斷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正確看待全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各級始終牢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切囑托,統籌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2016年以來,省委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累計出臺和完成90余項改革事項,一批改革走在全國前列、一批改革形成湖南特色、一批改革實現協同高效。
生態文明體系四梁八柱穩步構建。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生態保護紅線等一系列重大制度不斷建立健全。構建最嚴密的地方法規標準體系,制修訂出臺《湖南省環境保護條例》等13部省級地方性法規。制定發布23項地方生態環境標準。出臺并實施《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湖南省重大生態環境問題(事件)責任追究辦法》等,在全國率先建立省級生態環保責任體系。
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逐步理順。全面推進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地方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不斷完善,實現編制、機構、職數三個方面增加。省級監測垂管改革、縣市區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局隊合一”模式獲得生態環境部充分肯定。鄉鎮(街道)生態環境機構實現“全覆蓋”,河湖長制、林長制、田長制全面推行。
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推動。逐步推進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建成覆蓋全域全要素的規劃“一張圖”。以“三線一單”為核心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初步確立。建立多層次的生態補償機制,深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制度體系逐步完善。建立常態化的省級生態環保督察機制、民主監督機制、“洞庭清波”監督機制。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得到根本緩解,生態環境治理呈現點多面廣、矛盾新舊交織、壓力累積疊加的特點,迫切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健全生態文明體制機制,破解生態環境建設事業發展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和難題。
全面貫徹落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目標任務
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把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錨定美麗湖南建設總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持續發力,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著力破解體制性障礙、機制性缺陷和制度性問題,為全面推進美麗湖南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要加快健全美麗湖南建設責任體系。生態文明建設實踐證明,必須牢牢牽住責任制這個“牛鼻子”,才能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落地。要健全黨政責任體系,推動建立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進一步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三管三必須”責任。要強化法治保障,圍繞強化水污染防治、秸稈綜合利用和焚燒管理完善生態環境治理法規體系,制修訂生態環境地方性法規及地方環境質量、污染物排放等標準。要加強督察考核,切實發揮好督察“利劍”功能和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指揮棒”作用。加快形成美麗湖南建設實施體系和推進落實機制。
要深化生態環境垂直管理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垂改的“后半篇文章”,解決制約我省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障礙。深化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推動鄉鎮(街道)生態環境依法依規精準賦權,完善省市縣三級議事協調機制,打通系統內外、系統上下工作協調路徑,形成大環保工作格局。完善生態環境監測執法工作體系,建立駐市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與市州生態環境局的分工協作機制,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與自然資源、水利、農業農村、林業等部門建立線索通報、信息共享的執法聯動機制,提升縣級執法監測、應急監測能力。
要完善生態保護修復監管制度。完善“三個治污”制度機制,建立新污染物協同治理體系,推進多污染物協同減排。強化源頭防控制度,完善重點城市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推動“三線一單”、規劃環評、項目環評、排污許可、監督執法、督察問責管理體系改革。深化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完善園區、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機制和監管體系。健全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全過程治理機制,堅決守護好一江碧水。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機制,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機制,堅決防止以生態修復之名行生態破壞之實。完善環境風險防控長效機制,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生態環境安全。
要建立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構建符合湖南實際的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體系。要加快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要完善市場機制,推動環境要素市場建設,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改革,開展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試點和氣候投融資、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試點創建。要推動減污降碳,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要倡導節約集約,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健全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開展全域“無廢城市”建設。
積小流而成浩瀚江海,積毫末方生合抱之木。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復雜工程,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自覺用以指導湖南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實踐,自覺當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奮力繪就現代化美麗湖南新畫卷。
來源:省生態環境廳直屬機關黨委
轉自:湖南生態環境
編輯:陳鳳
校隊:曹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