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美麗中國,志愿有我”,為充分發揮志愿者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紐帶作用,自2020年以來,湖南“綠色衛士”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項目連續5年開展“小額資助”活動,為凝聚生態環境保護合力、提升湖南生態環境質量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助力美麗湖南建設,發揚志愿服務精神,新湖南客戶端推出《綠色衛士下三湘》專題報道,記錄志愿服務推動湖南生態環境建設的過程進展,見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8月22日,由張家界市生態環境局指導,張家界市愛盟公益協會、綠色衛士張家界大隊主辦的“變廢為寶”系列活動第二期順利落幕?;顒泳劢购影稄U罐清理與再利用,將“普法護綠”與“變廢為寶”深度結合,讓小衛士們在實踐中收獲環保知識與法律常識。

早在活動籌備階段,志愿者便實地勘察發現,仙人橋河岸堆積著大量廢棄塑料罐、玻璃瓶——這些廢棄物不僅破壞河岸美觀、污染周邊環境,尖銳的瓶罐邊緣還對過往行人與游玩市民構成安全隱患。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活動當天,志愿者帶領綠色小衛士們手持小紅桶、夾子,沿河岸展開 “地毯式” 清理。經過大家的努力,雜亂的河岸逐漸恢復整潔。
清理過程中,有小衛士舉著手中的塑料罐好奇地提問:“這些罐子清理干凈后,還能再利用嗎?” 廢罐清理完畢后,一場生動的 “普法護綠” 小課堂在河岸旁開講。
“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如紅豆杉)嚴禁采摘,特殊區域植物禁止采挖,而河岸銅錢草非保護物種,適量采摘不破壞生態?!敝驹刚邆冇猛ㄋ字卑椎闹v解,幫小衛士厘清“能采”與“禁采”邊界。

“變廢為寶” 創意環節,小衛士們與家長攜手合作,將廢罐清洗消毒、裝土,按要求采摘銅錢草栽種。不少小衛士還發揮創意,用彩筆在罐身繪制太陽、綠植、小鳥等圖案,讓原本廢棄的罐罐變成獨一無二的 “環保綠植瓶”。捧著自己親手制作的作品,小衛士們臉上滿是自豪,紛紛表示:“要把這個‘綠色瓶子’帶回家,放在窗臺好好養護,以后也會主動撿起身邊的垃圾,做真正的綠色衛士!”

綠色衛士張家界大隊負責人表示,后續將繼續圍繞 “普法護綠 + 變廢為寶” 核心模式,設計更多貼近生活、趣味十足的環保活動,讓“美麗中國,志愿有我”的理念在小衛士和親子家庭中持續傳遞、生根發芽,帶動更多人用實際行動守護張家界的綠水青山。
欄目策劃:楊菲
項目執行:舒麗娟、彭勃、肖靜、楊楊、王璽瑾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編輯:陳鳳
校對:廉治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