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生態文明意識與科學素養,激發青少年投身美麗中國建設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公眾生態環境意識,2025年,在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的指導下,湖南省生態環境事務中心開展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綠色衛士下三湘主題實踐活動暨“世界讀書日”征文活動。活動共征集到作品2400余篇,作者們結合自身環保實踐及身邊事例,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的深刻感悟,情感真切,富有深度,現對部分優秀作品予以展示。
初中組
玻璃瓶里的春天
文/孫念恩(郴州市宜章縣第六中學) 指導老師:陳娟
泰戈爾曾說:“生命不是一支蠟燭,而是一道絢麗的閃電。”當我們將目光投向身邊被忽視的角落,小小的改變也能迸發無限生機。在我們社區,一場從玻璃瓶開始的生態實驗,正悄然書寫著垃圾變寶藏、荒蕪煥新生的動人篇章。
灰撲撲的舊時光:連風都帶著嘆息
以前放學路過社區花園,總能看見垃圾桶外堆著小山似的快遞盒,紙箱邊緣被雨水泡得發脹變形,凌亂地倚靠著墨綠色的垃圾桶。花壇里藏著花花綠綠的塑料袋,在枯黃的灌木叢間若隱若現,風一吹,就打著旋兒飄到半空中,最后掛在低矮的樹枝上。最讓我心疼的是那棵歪脖子柳樹,它的樹皮布滿裂紋,幾根細長的枝條永遠低垂著——不知哪個調皮鬼把風箏線纏在樹梢,任憑風吹雨打也解不開,在樹皮上勒出深深的痕跡,像給它系上了難看的繃帶。每當有鳥兒想落在枝條上,都會被纏繞的線團驚飛。
媽媽常說:“這些垃圾要是能變廢為寶就好了。”那時的我總覺得,這大概是永遠實現不了的愿望。記得有一次,我看見一只流浪貓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卻被塑料袋纏住爪子,它拼命掙扎的樣子刺痛了我的眼睛。花園里的石板路縫里長滿了雜草,原本漂亮的噴泉池底積滿了落葉和煙頭,曾經充滿歡聲笑語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一片灰撲撲的景象。
魔法瓶誕生記:垃圾真的會變身
轉機出現在去年植樹節。社區發起“無廢花園改造計劃”,我們班認領了一塊荒地。推開生銹的鐵門,眼前的景象讓人皺起眉頭:枯枝敗葉幾乎沒過腳踝,腐爛的落葉堆里還夾雜著過期零食袋,散發著刺鼻的酸臭味。看著堆滿落葉的角落,我突然想起科學課學的堆肥知識,提議用塑料瓶做“微型堆肥箱”。李老師立刻拍手叫好。說干就干!第二天,教室里堆滿了同學們收集的飲料瓶。我們用剪刀小心地將瓶子剪成兩半,在瓶底扎出密密麻麻的小孔,仿佛給它們穿上了透氣的“鏤空鞋”。制作堆肥那天,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我們身上,我們像搭建微型城堡般認真:先鋪上帶著露水的梧桐葉,再倒入食堂阿姨送來的果皮菜葉,最后蓋上從后山挖來的黑土。調皮的張明故意把香蕉皮扔在我腳邊,被我追著滿院子跑,笑聲驚飛了樹梢的麻雀。
一周后,當我掀開堆肥瓶的蓋子,一股清新的泥土香撲面而來——原本濕漉漉的果皮早已化作蓬松的黑褐色腐殖土,幾根嫩綠的豆芽從土里探出頭,在陽光下舒展著兩片圓潤的子葉,像在對我們眨眼睛。這個發現讓全班都沸騰了,我們小心翼翼地把堆肥倒入花盆,種下了薄荷種子。看著種子在親手制作的肥料里生根發芽,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垃圾真的能變成寶貝。
更驚喜的是舊物改造活動。我和同桌在廢舊輪胎上畫上彩虹,做成了一個花盆;王奶奶把毛線頭編織成掛毯裝飾圍墻。社區的木工師傅把廢棄的木板拼成了長椅,退休的美術老師帶著孩子們在水泥墻上畫滿了青山綠水。那些曾經被丟棄的“垃圾”,搖身一變成了社區里最亮眼的風景。就連最開始堆滿快遞盒的垃圾桶旁,也豎起了手繪的垃圾分類指南,色彩鮮艷的圖畫讓大家不自覺地就記住了分類方法。
會呼吸的社區:生命的奇妙回響
如今的社區花園像被施了魔法。分類垃圾桶穿上了卡通外衣,熊貓舉著“可回收”的牌子,小熊拿著“廚余垃圾”的標識,憨態可掬的模樣讓小朋友們主動排著隊扔垃圾。廢舊自行車改造的花架成了網紅打卡點,粉色的牽牛花順著鏈條和車輪纏繞生長,清晨的露珠在花瓣上折射出彩虹。最讓我驕傲的是我們的“昆蟲旅館”——用樹枝、松果和舊竹筒搭建的小房子,錯落有致地排列在樹蔭下。沒過多久,居然吸引來七星瓢蟲和小蜜蜂“安家”,每當看到它們在旅館門口忙碌,我都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去年冬天,我們在堆肥箱旁埋下從植物園帶回的花種。寒風呼嘯的日子里,我們用干草給種子蓋上“棉被”,每天輪流照看。終于在某個清晨,第一朵粉紫色的波斯菊綻放了,緊接著是第二朵、第三十朵……如今整片空地都變成了花的海洋,蜜蜂在花叢間忙碌穿梭,蝴蝶翅膀上的光斑在陽光下忽明忽暗。放學路過時,總能聽見居民們的贊嘆:“這些孩子真了不起!”
現在,每當我路過自己參與改造的角落,都能感受到生命的躍動。玻璃瓶里的堆肥實驗教會我,只要肯動腦筋,垃圾也能變成滋養生命的禮物。原來環保不是遙不可及的口號,而是每個人都能參與的小行動。那些親手種下的花草,那些變廢為寶的創意,都是我們寫給地球的情書。我相信,只要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場綠色行動,我們的家園一定會像玻璃瓶里的春天一樣,永遠生機勃勃!
總策劃 :唐 宇
主編: 謝可軍 蔡宇華 舒麗娟 彭 勃
編輯 :楊 菲 陶 佳 劉文馨 李 巍 陳 鳳
美術編輯 :陳思思 陳秀平 章楊梓昕
校對 :傅衛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