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開放線上課堂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斷了人們工作和生活的節奏,湖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公眾設施線下開放工作處于停滯狀態,全省中小學生上課方式也轉為線上進行。湖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積極適應“線上學”“云開放”等形勢變化,創新工作思想和方法,組織精干人員力量,利用自身優勢,自行拍攝制作環境監測知識短視頻,為公眾特別是中小學生開設公眾開放線上課堂,針對全面介紹實驗室設備以及監測項目類型制作了《實驗室參觀》、針對疫情期間消毒液等大量使用對環境影響制作了《余氯快速測定小實驗》、針對公眾關注的室內環境中甲醛科普知識制作了《室內甲醛的檢測》,針對公眾關注的噪聲污染等科普知識的制作了《噪聲測量小實驗》等十期短視頻,短視頻已通過“學習強國”、“中國環境”、“中國環境監測”、“湖南生態環境”、“新湖南”、“紅網”、“湖南教育臺”、“湖南生態環境監測”等10多個環境系統及湖南省級平臺投放,播放總量數達20余萬次,同時湖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公眾開放線上課堂獲得《湖南日報》“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推介,擴大影響力。公眾開放線上課堂制作的視頻參加湖南省科技廳組織的第九屆湖南省優秀科普作品評選活動獲得三等獎二個,優勝獎一個。公眾開放線上課堂系列小視頻形成了觀看熱潮,受到了廣大市民和環保同行的關注和好評,《湖南日報》和《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生態環境部宣教司工作簡報均報導了本案例相關情況。線上課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滿足疫情期間公眾環境信息需求;同時向公眾介紹了環境監測的相關知識。每個視頻都具有趣味性強、互動性高、時長短的特點,符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碎片化內容消費習慣。作品借助融媒體進行多平臺廣泛集中傳播,拓寬了傳播法方式方法。作品通過參加生態環境部“我是生態環境講解員”、湖南省優秀科普作品大賽、湖南省科普講解大賽等活動獲得肯定。而本次短視頻的拍攝是湖南省生態環境監測應用最流行的形式的一次創新,體現對公眾開放工作的主動作為。以內容新,接地氣的公眾開放贏得廣大市民的支持與理解,擴大公眾參與渠道,為環境監測公眾開放探索新的實踐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