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陽蘋巡河照。(通訊員供圖)
株洲晚報融媒體記者/楊凌凌 通訊員/崔林
株洲市益湘水生態環境保護協會于2018年11月發起,自組建工作站以來,多次配合株洲生態環保、漁政、河長辦等職能部門為保護水生態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在該協會眾多志愿者中,歐陽蘋是其中累計參加志愿服務小時數最久的志愿者之一。“是把環保和公益,都隨手帶在身上的人”,伙伴鄧威這樣評價她。
5月15日,58歲的歐陽蘋因病醫治無效走完了璨燦而又精彩的人生。消息一經傳出,與她共事過的全國各地的環保志愿者們,掩面而泣,大家以各種方式表達哀悼緬懷之情。
當好自然水域的志愿者“天眼”
歐陽蘋是“60后”,老家在常德,她曾經是常德一名紡織廠職工,后來到株洲定居10多年。別看她是位女性,卻是一位“資深”的戶外運動愛好者。她曾對別人說,自己從小喜愛釣魚,來到株洲后,湘江邊就是她最常去的地方。
在戶外運動過程中,歐陽蘋關注到一些破壞水生態環境的現象,多次制止但成效不大,于是不斷地通過在民眾之間宣傳水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性,并不間斷的踐行水生動物保護的公益行動,得到了很多釣友的支持。
2018年11月,她創建了反電魚協作中心株洲工作站,2019年3月在北京反電魚大會上,她不僅獲得了中國綠發會頒發的優秀工作站證書,還得到了農業農村部的表揚。為更好的發揮志愿者服務的作用,2019年9月歐陽蘋正式發起并成立了“株洲市益湘水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在歐陽蘋的大力推動下,協會的志愿者人數增至753人,并在各區縣重點水域設立了8個工作站,為使株洲地區與其他地區各交界水域的水生態環境保護不成為死角,她多次赴衡陽、湘潭等地調研,并建立了湘潭縣工作站,衡陽信息搜集群,形成了株洲及周邊地區各自然水域的志愿者天眼。
主動出擊,通宵蹲守取證
近年來,隨著株洲民間環保組織的不斷發展壯大,民間環保組織已成為推動株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社會力量之一。
歐陽蘋所創建的益湘水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現在的幾百人,多年來得到了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以及廣大居民群眾的贊揚和支持。
4年里,歐陽蘋帶領團隊自行和協助河長辦、環保、公安、漁政等執法部門有效打擊非法捕撈近100千人次,收繳電魚設備400多臺套,非法捕撈船只50多艘,還有其他非法網具等。志愿者們的足跡遍布醴陵、攸縣、茶陵、衡陽、湘潭、湘陰等地,巡護里程達2萬多公里。
伙伴鄧威至今還記得,每次大家聚會時,歐陽蘋總是忙里忙外張羅,讓成員覺得像一大幫親戚聚餐。直到現在,在團隊成員心里,歐陽蘋永遠是那個樣子——“和善的大姐,陽光熱情,有敬業精神”。
歐陽蘋不僅堅持日常巡護,為取得第一手證據為相關部門提供準確信息經常通宵蹲守取證,她有時候連續幾個晚上通宵巡河,即使被跟蹤威脅也從不放棄。
2019年12月10日,益湘水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接受市政府布置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任務后,僅用一天時間便制定出詳細的工作實施計劃,并于當月12日組建巡護隊展開行動。
在株洲市生態環境局各級領導和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歐陽蘋帶領巡護隊員斗嚴寒戰酷暑,在城郊以及城區內的大街小巷排查大氣污染隱患和源頭,發現、收集、反映涉環境污染問題協助并提供解決方案綜合統計1381件,圓滿地完成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任務,為株洲市實現“藍天三百天”的目標起到了推動作用。
她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無限的環保事業中
“她得病沒有告訴圈里的朋友,因為怕給大家造成負擔。”鄧威告訴記者,歐陽蘋自知曉身患肺癌后,只悄悄告訴給了協會幾位核心成員。“她很樂觀,總說人總有一死,沒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身體還行,就想多做一些工作。”簡單的話語,折射出她對環保事業的熱愛和執著。
直到生命的最后幾天,歐陽蘋也沒有撂下手頭的工作,她知道,留給自己和家人的時間不多了,留給環保工作的時間也不多了。
5月15日,歐陽蘋因患肺癌去世。她走后,曾一起奮斗的伙伴們在微信朋友圈發文:“像一團火”似的蘋姐走了,她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交出了一份寫滿環保志愿者足跡的答卷,她的這種精神將融入株洲的這汪碧水內、這片藍天中、這塊凈土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