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委社會工作部:
暑期將至,現就做好在暑期以及國慶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重要時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 、聚焦重點人群,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聚焦百姓民生,以農村“三留守”人員、“一老一小”、殘疾人等特殊和困難群體為重點,積極組織濟困解難、扶弱助殘、扶老愛幼、救災援助、醫療保健、支教助學、文化文藝等志愿服務活 動。重點圍繞空巢老人、高齡老人、殘疾人以及抗戰老兵及其遺 屬,組織志愿者有針對性地進行生活照料、關愛幫扶、精神慰藉,
讓他們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社會的溫暖。針對兒童青少年,特別是困境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組織志愿者提供生活照顧、 學業輔導、親情陪伴、心理咨詢、權益保護等志愿服務,讓孩子 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圍繞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網約配送員、 快遞員等群體,加強關愛凝聚,開展法律咨詢、就業指導、子女照料等系列貼心志愿服務,切實幫助解決新就業群體實際困難。
二、抓住重點時期,拓展志愿服務范圍
暑期、國慶等時段是外出旅游的高峰時期,要積極與文旅部 門合作,在旅游景點、商圈站點、交通場站等地廣泛設立志愿服 務站點,組織志愿者提供旅游咨詢、線路推薦、游覽講解、質量 監督、秩序維護等志愿服務,規勸不文明行為,營造良好旅游環 境,提升游客消費體驗。組織志愿者配合教育、公安、文化和旅 游、市場監管等部門做好對出國(境)人員的行前教育。結合紀 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系列活 動,系統組織紅色場館志愿宣講,創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與愛國 主義實踐。
三、立足重點陣地,深化志愿服務合作
堅持以社區為主陣地主場地,推動在新建住宅物業公共服務用房規劃時設置志愿服務空間,積極組建社區志愿服務隊伍,常 態化動員群眾就近就便參與城鄉社區志愿服務,鼓勵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搭建志愿者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慈善資源的合作平臺。結合書香社區建設,組織志愿者利用農家書屋、社區圖書館、社區文化中心等舉辦各類閱讀活動。要深化合作機制,推動兩企三新、行業商會協會資源力量積極參與志愿服務。以國家公 園、博物館、紀念館等陣地為重點,充分發揮志愿服務協調機制 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實現重點陣地志愿服務全覆蓋。
四、加強供需對接,強化志愿服務管理
堅持需求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 題,積極深入開展多元化志愿服務活動,依托湖南志愿服務信息 平臺(湖南志愿服務網、湖南志愿小程序),廣泛發布志愿服務活動供需信息,構建“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供需雙向互動機制, 實現志愿服務需求與供給的精準匹配。在增強服務的同時,加強對各類志愿服務信息平臺、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行為的監督管理,防范化解志愿服務領域風險隱患,提升社會公信力。加快 推動各地志愿服務聯合會建設,履行好引領、聯合、服務、促進 職 責 。
五、聚焦雨季汛期,深化應急志愿服務活動
持續開展“應急有我安全同行”志愿服務主題宣傳活動,組 織志愿者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全方位多 層次宣傳普及防暴雨洪澇、防溺水、防觸電、防火災和急救等知識技能,不斷提升公眾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指導村(社區) 組織志愿者針對山洪易發帶、城市內澇點、野外危險水域及未開 發景區等關鍵區域,組織專業志愿者和應急志愿服務隊伍實施動 態安全巡查,參與應急值班值守,結合實際開展應急演練,提升應急救援專業能力。
六 、針對暑期特點,拓展青少年志愿服務內容
結合青少年心理特征和成長規律,集中推出一批志愿服務崗 位,重點發動高考結束、暑期回鄉的學生積極參與,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結合村(社區)實際,組織青少年參與村(社 區)管理、老人關愛等志愿服務活動。利用文化館、科技館、革 命紀念館、環境教育科普基地等公共設施,推出青少年樂于參與、 便于參與的文化志愿服務項目,在實踐中傳承紅色基因、提升人 文素養。
各市州委社會工作部要統籌各地區各有關部門以及志愿服 務聯合會(協會)認真組織籌備,周密安排部署,抓好暑期和重 要節慶活動期間的志愿服務工作,將其作為健全志愿服務體系、 推動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要嚴格落實中央八項 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強化過程監管,防范形式化、官僚化傾 向。要注重活動宣傳,營造濃厚氛圍,吸引更多愛心人士投身志 愿服務,讓互助暖流漫灌三湘大地。
中共湖南省委社會工作部辦公室
2025年6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