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清流碧波蕩漾,江畔人流熙熙攘攘。9月19日,湖南汝城縣井坡鎮正值農村趕集日,汝城縣志愿者協會井坡分會會長朱忠良帶隊穿梭在集市農貿市場,忙活交通勸導、糾紛排處和規范經營等事務。
“志愿隊伍勇作為,鎮村工作添幫手。”井坡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袁岸峰說,該分會充分發揮志愿者奉獻精神,積極主動干在實處,在全鎮生態保護、平安守護、治理人居環境、引領文明鄉風等方面,都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守護家園勇挑擔
走進井坡鎮志愿者分會辦公室,墻壁上掛著不少鮮艷錦旗。“分會成立時間不長,但通過用心用情做服務,贏得了廣大干群的一致認可和好評。”朱忠良說。

常態化開展巡河活動
今年50歲的朱忠良,是井坡鎮大村村人,擔任鎮里一家幼兒園校車司機7年多。早在2018年,他就加入了縣志愿者聯合會,擔任綜合辦副主任至今。2022年6月,在他熱情滿懷牽頭籌備組織下,成立了汝城志愿者聯合會井坡分會,迅速吸納了70多名骨干會員,在全鎮發展了3000多個志愿者。
據了解,地處羅霄山脈南麓的井坡鎮,管轄11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4萬余人。井坡河從龍虎洞水庫噴涌而出、貫穿全境,是全縣農業灌溉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地,也是東江湖的重要源頭之一,生態守護責任如山。

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
“作為水源地的志愿者,要扛牢源頭守護之責。”朱忠良介紹,他們一方面每月堅持兩次深入龍虎洞庫區開展生態保護志愿服務,發動志愿者切實做好撿拾垃圾、撈取漂浮物和清理河道等工作,累計出動1000余人次開展了30多場次巡河護水活動。另一方面,深入到沿線周邊村落,通過開展30多場次宣傳咨詢、發放5000多份宣傳資料,不斷喚起沿線村民環保意識,切實做到垃圾不下河、污水不入河。
同時,在朱忠良組織帶領下,井坡鎮廣大志愿者積極投身防疫執勤值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植樹護綠、交通整治、森林防火等各條戰線,累計出動3000多人次,開展各類志愿活動200余場次,為全鎮推進鄉村振興持續賦能加力。

大手拉小手開展環衛活動
“一江清流,兩岸秀色,最是志愿紅。”袁岸峰說,鎮里每次將工作任務交到分會志愿者手里,都完成得極為妥帖。特別是在該鎮“一網治理”工作體系中,共有70多位志愿者主動加入,身兼網格員、宣傳員、調解員和信息員等多職,成為基層組織開展工作的得力助手,也贏得了當地干群的廣泛贊譽。
“群羊走路看頭羊,頭雁領飛群雁飛,井坡分會工作有力有效,自在情理中。”縣志愿者聯合會會長朱碩杰說,朱忠良每天接送好幼兒園學生后,一放下方向盤,不是組織本地開展志愿活動,就是匆匆驅車趕往縣城,為全縣志愿服務操持奔忙。“他還多次利用寒暑假或周末,開車陪我去省市爭取志愿項目。”朱碩杰說。
愛心點點傳溫暖
金秋時節,書聲瑯瑯。井坡鎮上袁村小學窗明幾凈的教室內,無粉塵黑板和舒適桌椅等新添設施,讓孩子們上課更為專注舒心。
去年年底,通過井坡志愿者分會積極協調爭取,贏得當地愛心企業家鼎力支持,為該校贈送了150套嶄新桌椅,還添加了籃球、乒乓球等多種文體設施,讓校園條件有了明顯改善。同時為33名留守兒童每人發放了200元慰問金,以點點愛心澆潤顆顆童心。

深入農戶送健康包
“分會著力做服務,弘揚社會正能量,也要傳播人間溫暖。”據朱忠良介紹,一年多來,分會通過主動出擊牽線搭橋,共募集愛心善款20余萬元和500多個健康包,聚焦老弱病殘、留守兒童和退役老兵、孤兒等重點群體,深入開展走訪慰問、結對幫扶、扶弱濟困等專項活動,足跡遍及全鎮各村。
嶺塘村三組村民鄧大姐,丈夫因事故去世多年,獨自撫養兩個小孩,日子過得緊巴巴,尤其是女兒淼淼考上大學時,就學費用成了一家子壓在心頭的巨石。正當她寢食難安時,朱忠良依托在縣志愿者聯合會綜合辦工作的優勢,通過傾情傾力穿針引線,促成一愛心企業家與她家結對,開展一對一助學幫扶,不僅悉數承擔了淼淼大學4年的學雜費和生活費,還親自開車送她到長沙上大學。

送米送油關愛老人
“若非愛心人士伸出援手,要渡過困境難于上青天,這份雪中送炭之情,定當牢記不忘。”鄧大姐說,如今伴隨女兒大學畢業就業,家庭條件有了明顯改善,日子越過越好,但這份溫暖相伴終生。

上門走訪關愛老人
“有志愿者的關心幫助,自己更要發奮努力,不負期望。”正讀高二的大村村黃屋二組學生小朱,父親多年前外出務工因公去世,母親緊接著便離家外嫁。與年邁祖父祖母相依為命的他,每次想到當地志愿者的悉心關懷時,都倍感溫暖、備受鼓舞。“他們不僅給我送來慰問金,還通過打電話和入戶走訪,了解我家困難,隨時伸出援手。”小朱說。
點點愛心匯洪流。春節送對聯、中秋送月餅、建軍節關愛老兵、重陽節敬老愛老......井坡鎮志愿者分會通過發動愛心人士捐錢捐物,以送米送油送現金等形式,走訪關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困難群體200多人次,慰問關心退役老兵50多人次。

走訪慰問關愛老兵
“志愿紅匯聚民心,繪出最大同心圓”。袁岸峰表示,伴隨著該鎮志愿服務如火如荼開展,當地尊老愛幼、鄰里守望、愛護環衛等文明新風蔚成風氣,絲絲縷縷涵養百姓生活,也牽牢了一條條干群連心橋。“如今,群眾對干部的滿意度超過98%,黨群干群關系情同魚水。”
來源:紅網時刻
作者:鄧生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