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生態文明意識與科學素養,激發青少年投身美麗中國建設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公眾生態環境意識,2025年,在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的指導下,湖南省生態環境事務中心開展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綠色衛士下三湘主題實踐活動暨“世界讀書日”征文活動。活動共征集到作品2400余篇,作者們結合自身環保實踐及身邊事例,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的深刻感悟,情感真切,富有深度,現對部分優秀作品予以展示。
高中組
點點星光
文/黃濤(永州市江永縣第一中學) 指導老師:周啟群
微風拂動青草纖細的葉脈,如鼓起的海浪,又帶著泥土的清香徐徐向我吹來,樹干上泛起微光,夜鶯鳴叫著,婉轉又略帶憂傷。我朝著北斗星的方向前進著,突然迷路了,迷失在這片幽靜的森林之中,我竟不想逃離。這里沒有遍布燈光,月光與星光照亮了這片土地,讓它不再漆黑。
潺潺的流水聲,將我吸引到溪邊。雖是在夜里,可還是看得出這兒的溪水是多么清澈,星辰與明月鑲嵌在水面,流水在凸起的石塊處開出了獨屬于月夜的花。我感嘆著這從未見過的如此多的星星。城市里,繁華又喧囂,能看到滿天星星是一種奢望,它有時會被厚厚的霧霾所遮蔽,抑或是被刺眼的燈光所掩蓋。
一顆“流星”忽然從我眼前劃過,打斷了我的思緒,我來不及驚奇,立即想閉上眼許個愿。可剛一閉眼,一個微弱的聲音傳入我耳中:“嘿,朋友。快跟我來,我帶你去個好地方。”我望了望四周,哪兒有人跡?我開始害怕起來。突然,一個足以照亮手掌的光點,在我眼前閃爍。“還在看什么呢?就是我!”原來是螢火蟲先生啊,我迅速站起身,它舞動著翅膀示意我快跟上去。
進入了密林深處,正惶恐間,螢火蟲先生用它會發光的尾巴在我眼前作畫,時而畫出一條筆直的線,時而畫出個圓,仿佛在安慰:“別怕。”忽然,它停下來說:“快!快閉上眼睛!”我看了看它那在光點下的眼睛,如此真摯,我便放下了戒備,閉上了眼睛。“朋友!你可以睜開眼睛了。”它興奮地說。我緩緩睜開眼,眼前的景象讓我驚嘆不已。“這是我們為你精心準備的禮物,我親愛的朋友。”茂盛的草叢和蒼翠的樹木被萬種星光點綴,我眼中也被星光所填滿,不知是哪片星辰散落于此,如此美麗,讓我沉醉。我想開口贊嘆,又怕驚擾了這份靜謐。
螢火蟲先生率先開口了,有些羞澀地說:“我可以向你許個愿嗎?”我拍了拍胸脯,認真地說道:“我會盡我所能去實現你的愿望。”于是它便安心地落在我的手心,指了指天空,說:“希望人們能把路燈換成波長590納米的琥珀色光源,這樣我們求偶時的光信號才能被看見。”話音落下,螢火蟲先生尾部發出的光漸漸暗沉,霎時間周圍其余的螢火蟲都飛了起來,飛向那深邃的夜空,用翅膀振動出一幅幅“星圖”。“這是1950年夏季的星空,當時我的家族每晚能見到3000多顆星星,現在……”它突然黯淡下來,“連北斗七星都要用力穿透光霧。”
夢醒了,我正躺在草坪上,望著這被萬家燈火所包裹著的城市,又望向被燈光所浸染的夜空,有一顆星星正竭力穿透云幕閃耀著,可能是希望人們知道它未曾離去,依然在陪伴著地球與月亮,并在每個夜深時為那些迷路的人指明方向吧。我看向周圍,螢火蟲先生依然靜靜地在草叢里發著光,我便沒有打擾它。回家路上,我用手電筒照向草叢時,改用了紅色濾光片——這是生態觀察者常用的方法。我默默地在心中祈禱,終有一天星辰會再次鋪滿這片土地。
回家后,我拆除了陽臺的景觀射燈,給物業寫了《小區照明改造建議》。三個月后,路燈換成了向下照明的暖光燈,第一批螢火蟲幼蟲在灌木叢里亮起了微光。一個靜謐的夜晚,我再次看向霓虹閃爍的窗外,隨即便要拉上窗簾,我隱約聽到窗外傳來了句“謝謝!”
總策劃 :唐 宇
主編: 謝可軍 蔡宇華 舒麗娟 彭 勃
編輯 :楊 菲 陶 佳 劉文馨 李 巍 陳 鳳
美術編輯 :陳思思 陳秀平 章楊梓昕
校對 :傅衛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