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推動綠色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要系統學習把握,深刻領會推動綠色發展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

我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圖為2024年9月27日,在海爾綠色再循環互聯工廠展廳內拍攝的用廢舊電路板制作的裝飾墻。海爾綠色再循環互聯工廠每年可拆解廢舊家電200萬臺,再生循環新材料約3萬噸。新華社記者李紫恒/攝
深刻領悟綠色發展理念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世界發展大勢、著眼我國發展全局,創造性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這些發展理念中,綠色發展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的關鍵,也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國內外實踐證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發展方式不可持續。著眼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牢固樹立和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扎實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深刻領悟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綠色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著眼于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必須主動順應全球綠色發展大勢,強化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提升經濟社會發展質量效益和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勁的綠色發展動能。
深刻領悟綠色低碳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特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我們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本G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必須堅持綠色發展這一重大原則和根本導向,將是否有利于綠色轉型作為評判和檢驗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標準,在全生命周期和全要素維度上綜合評判能源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影響,通過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推動發展方式創新和發展動能變革,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深刻領悟綠色轉型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辯證統一關系,妥善解決發展中出現的資源環境生態問題。在建設美麗中國進程中,必須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作為解決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讓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之上。
深刻領悟綠色可持續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面對氣候變化、生態破壞、生物多樣性減退等全球性環境和氣候危機,沒有任何國家可以置身事外。推進綠色可持續發展,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是人類社會實現永續發展的唯一選擇。我國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必須通過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實踐,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道路,并與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協同推進保護環境、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消除貧困,在綠色轉型過程中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詳見: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文章《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來源:求是網
編輯:陳鳳
校對:曹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