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郡益陽,嬴秦始置。
遍歷諸朝,永矢弗更。
爰推資江,首觀兩源,
赧水夫夷,雙流并江。
造化鐘山川之神秀,
物產盡江南之豐美。
浮丘遠峙,狀如衡陽南岳;
碧云初升,形似九江匡廬。
曰柘曰煙曰仙,安化豈徒三溪?
或亭或塔或寺,資水何止十景!
白鹿銜花,青猿獻果。
霧鎖連江,滔滔東逝。
近觀則崇樓峻宇,掩映于翠柳香樟之間;
遠眺則浩渺洞庭,明滅于云霞霧靄之際。
孟襄陽詩曰:“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碧葎偃諏し?縱楫所如,吟春江花月,歌盛世華章,登凌云之塔,攬湖光之勝,豈不快哉?爾乃極目騁懷,一湖何寬,煙濤雪浪,萬頃茫然。八百里洞庭,奔來眼底;三千年往事,注到心頭。哀屈子去國忠魂,乃賦無韻離騷;感范公不臨此境,厥作憂樂斯文;嘆王子安儒客大家,滕序竟成絕響;思毛偉人經天緯地,華夏終開新篇。忽焉思散,乍見鶴汀鳧渚,紅蓼白沙;時有魚龍潛躍,鷗鷺忘機。于是棄舟登岸,但見周道如砥,屋舍儼然;良田美池,蝦共稻生;蕓薹芙蕖,蝶亂花繁。更遑論安化之茶馬古道、云臺秘境,桃江之竹海婆娑、羞女多情,赫山之清溪巨變、荷塘月色,資陽之明清小巷、紫薇勝境,沅江之胭脂瓊湖、赤山綠島,南縣之南洲濕地、羅文花海,大通湖之鳥飛魚躍、蟹爬蝦戲,可謂各美其美,而況生態尤美,壯哉益陽,美哉益陽!
曾幾何時,益陽河污水劣,山破峰殘。所賴中樞用命,惟民惟生。是以建樹生態文明之思想,擘畫美麗中國之藍圖。首推綠色發展,著重生態優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雛形初現,綠水青山金山銀山實則兩同。雷霆萬鈞,長打污染防治之戰;法令如山,共抓長江保護之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利劍高懸,科學精準依法治污政令暢通。共襄盛舉,未來可期,身雖未至,心向往之。
今值我黨百年華誕,適遇生態征文,然稚筆難摹生態益陽其一二,聊作引玉之磚,亦為逢時之詠。
是為賦。
作于2021年5月中旬
(作者簡介:李志衛,湖南益陽人,現年47歲,大專學歷,現工作于益陽市生態環境局。此賦獲益陽市文明辦等單位主辦的2021年益陽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征文比賽一等獎)
相關鏈接:為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六五環境日,廣泛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這一主題實踐活動,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益陽市文明辦、市生態環境局、團市委、市文聯在全市共青團員和社會群體當中開展了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的生態環境保護征文比賽活動。最后共有35件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9名,優勝獎17名。
作者:李志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