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生態文明意識與科學素養,激發青少年投身美麗中國建設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公眾生態環境意識,2025年,在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的指導下,湖南省生態環境事務中心開展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綠色衛士下三湘主題實踐活動暨“世界讀書日”征文活動?;顒庸舱骷阶髌?400余篇,作者們結合自身環保實踐及身邊事例,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的深刻感悟,情感真切,富有深度,現對部分優秀作品予以展示。
初中組
陽光下的“拾光”行動
文/何冉(永州市道縣東洲學校) 指導老師:何文斌
那天,清晨的風帶著桂花香,吹得校園里的梧桐葉沙沙響。班主任舉著一面印著“無廢先鋒”的小紅旗,招呼我們集合:“今天的撿垃圾活動,可不是隨便撿哦——咱們得像偵探一樣,給每個塑料袋、每個瓶子找一個‘家’?!?/span>
隊伍剛走出校門,就遇上了第一個難題。門口的草叢中有許多垃圾,塑料袋和枯枝纏成了團,李小明伸手去夠,卻被帶刺的野薔薇掛住了校服袖子?!皠e硬拽!”我蹲下來先把塑料袋輕輕解開,又用樹枝挑開纏繞的藤蔓。我們按照垃圾分類的方法,把“戰利品”放進不同顏色的垃圾袋。路過的李奶奶直點頭:“現在的孩子厲害,連撿垃圾都這么講究?!?/span>
真正的“戰場”在學校附近的路邊與路上。學校周邊賣小吃的地方,各種各樣的垃圾都有。同學們把吃完東西的塑料袋隨手扔在地上,他們沒想過有多么難打掃,我們把它們掃進簸箕里,風一吹又飛走了,只能拿鉗子一個個撿起來放進垃圾桶里;吃剩的骨頭也很難清理,因為骨頭很小,加上日曬雨淋,與街道上的塵土粘在一起,非常難打掃。
中午休息時,我們在樹蔭下整理“收獲”。紅色袋裝可回收物,綠色袋裝廚余,灰色袋裝其他垃圾。王浩把撿來的礦泉水瓶排成一排,然后拿出數學作業本:“咱們算筆賬——這五十個瓶子能換多少再生紙?”大家七嘴八舌地算起來,最后發現能換近十本練習本?!巴?,原來撿垃圾這么有成就感!”平時最調皮的張磊也湊過來,把剛喝完的牛奶盒仔細拆開、展平。
傍晚收隊時,每個小組的垃圾袋都被撿拾的垃圾撐得滿滿當當。清掃后的柏油馬路在夕陽的余暉下泛著微光,望著煥然一新的街道,每個人心中都充滿了勞動帶來的成就感。
路過校門口時,電子屏正循環播放著家鄉道縣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的新聞畫面,這份殊榮意義非凡。作為每三年才評選一次的全國重量級榮譽,它凝聚著全體市民“愛護環境,人人有責”的行動自覺,是全縣人民共同的驕傲。這不僅是對過去努力的肯定,更為未來注入強大的信心,讓每一位市民都能切實感受到生活品質的提升與幸福指數的攀升。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正用我們撿來的廢舊輪胎種花,紅撲撲的小臉上沾著泥土。風掠過馬路,碎玻璃拼花閃著光,就像今天我們每個人眼里的光。原來撿垃圾不只是彎腰拾起,更是在拾起一種習慣。而我校服口袋里,還留著洗干凈的廢紙片——它會被制成書簽,夾在課本里,等著下一次“拾光”行動的故事。
總策劃 :唐 宇
主編: 謝可軍 蔡宇華 舒麗娟 彭 勃
編輯 :楊 菲 陶 佳 劉文馨 李 巍 陳 鳳
美術編輯 :陳思思 陳秀平 章楊梓昕
校對 :傅衛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