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天,是世界河流日。雨過天晴的上午,雖氣溫驟升,溈江河小青示范河湖金洲湖濕地公園段卻熱鬧非凡——2025世界河流日主場活動暨寧鄉市生態科普基地啟動儀式在此舉行。活動匯聚政企單位、社會組織以及志愿者等200余人參加,以“儀式啟動+科普宣傳+護河行動”多維舉措,為寧鄉水生態保護注入新動能。

多方聚力:共啟生態科普新平臺
活動開始,全體與會人員觀看了寧鄉市環保志愿者協會宣傳片,隨后協會藍天藝術團領唱《寧鄉環保志愿者之歌》,悠揚的歌聲拉開活動帷幕。
“基地的設立,將進一步提升青少年及公眾環保意識,為寧鄉‘溈、烏、楚、靳’四水生態持續改善,貢獻青春力量與志愿擔當。”協會會長李可立在動員發言中介紹,生態科普基地是集“科普理論與現場教育、數字賦能與實踐活動、示范引領與實地游學”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
寧鄉市政協副主席馮智君在致辭中肯定了寧鄉河長制實施以來的成效。“在市委、市政府重視下,我們在河湖管控、生態治理、長江十年禁漁等工作中成果顯著,尤其是市環保志愿者協會、百姓河長辦、河小青行動中心發揮‘宣傳員、監督員、示范員’作用,為河長制落地功不可沒。”他同時呼吁廣大河流守護志愿者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廣泛動員,積極組織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少年,開展政策法規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培訓等,為更好地實現綠色發展,鞏固寧鄉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成果作出新的貢獻。
隨后,協會副會長張治國宣讀《保護母親河倡議書》,倡導廣大市民“從現在做起 、從自身做起,為保護水生態環境獻出一份力!”;河小青志愿者張浩鑫帶領宣誓,鏗鏘有力的誓言,響徹溈水河畔。在全場注視下,共青團湖南省委社會聯絡部副部長劉鵬飛等領導嘉賓共同觸屏,正式宣布 “2025世界河流日主場活動暨寧鄉生態科普基地啟動”。

多維行動:科普護河同步發力
啟動儀式后,系列護河與科普活動同步展開。
基地參觀與增殖放流——參會領導嘉賓實地參觀生態科普中心、河流守望者驛站和公益放流站,并向溈江母親河投放各類魚苗近2萬尾。

校園科普講堂——東城小學50余名師生在生態科普中心參與《保護母親河》知識大講堂,志愿者通過互動問答、案例講解,向孩子們普及水資源保護知識,現場氣氛熱烈,環保種子在童心間悄然發芽。

全域護河行動——城區四街道志愿者沿溈江兩岸開展清河凈灘、文明垂釣勸導、長江十年禁漁宣傳;全市各鄉鎮百姓河長辦、河小青分隊在各自區域同步開展主題活動。據初步統計,世界河流日期間,寧鄉共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0余場次,1000余人志愿者參與,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3000小時,出動宣傳車30余臺,發放宣傳資料近3萬份,懸掛橫幅68條,撿拾垃圾約2000公斤,勸導文明垂釣70余人次。

此次世界河流日主場活動暨寧鄉市生態科普基地啟動儀式,以“多方聯動、全民參與”的模式,將生態科普與實際護河行動深度結合,不僅為寧鄉搭建了常態化生態教育平臺,更激發了社會各界參與水生態保護的熱情,為寧鄉持續推進“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幸福河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未來,隨著生態科普基地的運營與護河行動的常態化,寧鄉將凝聚更多守護力量,讓溈江碧水長流,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作者:吳輝章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編輯:陳鳳
校對:廉治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