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強降雨影響,今年6月以來,省內外多地遭遇洪澇災害。在這場與洪水的較量中,全省志愿服務力量迅速響應,匯聚成堅不可摧的抗洪力量,積極投身抗洪搶險及災后重建工作,用雙手托舉希望,用行動詮釋擔當,成為洪災中最亮眼的色彩、最溫暖的依靠。
本期“最美隨手拍”,我們特別推出抗洪救災主題。讓我們透過這些定格的瞬間,一同感受三湘大地上的志愿紅,記住這些在一線與風雨搏擊、與時間賽跑的動人故事,感受平凡人在危難中迸發出的磅礴力量。
-1-
【橫渡洪流】

來源:張家界市委社會工作部
6月19日,特大暴雨導致桑植縣細砂坪村劉家埡形成內澇區,八大公山鎮政府干部王虎成、村文書張太平毫不猶豫跳進水中展開緊急救援,由一名救援人員緊拽繩索開路,眾人協力橫穿洪流,成功解救2名受困群眾。
-2-
【益安救援緊急馳援榕江】

來源:益陽市委社會工作部
6月24日,貴州榕江突遭特大洪水侵襲,城市多地被淹,受災嚴重。接到榕江應急管理局的緊急支援邀請后,益安救援隊迅速響應,由李國平、曹愛明、曾光文、郭占湘、劉宏毅、陽林、湯定昌7名隊員組成搶險小組,攜帶兩艘沖鋒舟、三臺彌霧機,駕駛救援車星夜馳援。
-3-
【急流里的“擺渡人”】

來源:婁底市委社會工作部
新化縣藍天救援隊得知火車站社區李爺爺家中進水,行動不便的老人被困時,水域救援組組長李偉心急如焚,立即在社區干部的帶領下沖向現場,將行動不便的李爺爺背出。
-4-
【志愿紅與藍天藍共織守護網】

來源:常德市委社會工作部
漢壽縣應急藍天救援隊62歲的隊長史久紅連續72小時駐守大堤。他帶領隊員在100余畝池塘及穿堤建筑物中進行一小時一次的高頻逐段巡查,通過機械清理與人工探摸結合的方式,確保導滲溝、鎖腳溝排水系統暢通無阻。
-5-
【清淤護平安】

來源:郴州市委社會工作部
面對路段嚴重的積水,郴州市汝城縣志愿者們站在渾濁的洪水中,用雙手清淤掃障,以便洪水快速排出,全力以赴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貢獻力量。
-6-
【防汛一線踐初心】

來源:常德市委社會工作部
洲口鎮正龍村志愿者吳杰以“汛”為令,連續多日保持“白加黑”的作戰狀態。他化身“三重角色”,白天是徒步丈量堤段的“巡查隊長”,夜間是動態更新數據的“臺賬管家”,閑時又是精準調配物資的“后勤指揮官”,用黨徽照亮堤岸,用腳步丈量初心。
-7-
【多維度筑牢防汛堤壩】

來源:懷化市委社會工作部
洪江市各志愿服務組織下沉一線,在河道排查、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低洼地帶管控、疏通排水渠道、清理道路淤泥雜物、運送生活物資等領域發力。圖為懷化市生態環境局洪江市分局志愿者開展防汛巡查。
-8-
【暴雨夜的“勸導哨”】

來源:長沙市委社會工作部
6月28日,永安鎮集鎮多處路段積水嚴重,瀏陽市泰平人防救援隊的隊員們聞“汛”而動,帶著應急裝備趕往內澇嚴重區域,在夜色中一遍遍勸導來往人員、車輛,讓“平安”二字成為那個暴雨夜最溫暖堅實的底色。
-9-
【齊心協力 守護家園】

來源:常德市委社會工作部
得知觀音寺鎮會人溪村形成“孤島”,微愛一家親慈善協會會長張偉馬不停蹄地帶隊完成物資裝運并驅車抵達災區,組織志愿者肩扛手提徒步5公里,為6戶交通中斷家庭點對點配送物資。
-10-
【洪災中的救援先鋒】

來源:長沙市委社會工作部
6月20日,“中國好人”、湖南省志愿服務聯合會副會長、長沙群英會理事長傅強帶隊連夜奔赴湖南桑植洪災重災區,晝夜開展災情調研、物資發放等工作;積極協調對接多家基金會,鏈接價值200萬元救援物資捐贈到災區,全力幫助受災群眾。
記者:王振亞
通訊員:彭王明 談好明
來源:新湖南客戶度
編輯:陳鳳
校對:廉治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