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株洲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向公眾開放暨生態環境教育活動,迎來了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資源環境系環境工程技術專業的老師和同學前來參觀學習,為42名大一學子開展了一堂生動的校外環保實踐課堂。

△ 42名大學生到株洲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參觀學習。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來到實驗室觀摩了氣相色譜儀、質譜聯用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原子熒光光度計、離子色譜儀、紫外分光光度計、紅外測油儀等儀器,介紹了各種儀器的用途和運行機制,以及如何對環境中的物理、化學等多種要素開展監測和研判,真實、客觀、準確地反映出環境質量狀況。同學們通過零距離觀察實驗人員操作的過程,大大提高了對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感知和了解。

△ 參觀實驗室。
隨后,株洲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技術帶頭人、高級工程師趙敏為同學們介紹了嶗應3012H-C型自動煙塵/氣測試儀,該儀器可用于各類廢氣、煙塵的測定,并演示了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請問煙塵槍上貼的黑色帶子是什么?”“煙塵槍進入煙囪時,為什么要反向進入?”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興致高漲,工作人員認真細致地一一解答同學們提出現場監測相關的各種問題,并鼓勵同學們積極投身生態環保工作。


△ 觀摩現場監測儀器。(陳彥圻 攝)
本次向公眾開放暨生態環境教育活動迎來了今年的首批大學生走近監測儀器和設備,普及生態環境知識,進一步豐富了開放形式。株洲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作為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和生態環境教育基地,將不斷拓展開放領域、提高開放頻次、提升開放力度,持續推進設施開放和生態環境教育工作規范化、常態化,將生態環境宣傳教育與設施公眾開放有機融合,積極履行監測部門的社會職責,提高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作者:陳彥圻 胡卉
來源:株洲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