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保護法在我國法律中首次建立了生態流量保障制度。
什么是河湖的生態流量呢?河湖的生態流量是指為了維系河流湖泊的結構和功能,需要在河湖內保留符合要求的水量、水位、流速以及水質等。

保障和管理河湖生態流量有哪些好處?
1.有利于形成上中下游、干支流間相互協調的保障體系。比如合理確定各個斷面保障措施,制定重要河湖生態流量保障方案,建立健全生態流量監測體系等。
2.有利于保障枯水期和魚類產卵期的水量和水位,保障長江河口咸淡水平衡。

3.有利于強化監督管理與考核。比如完善了監督檢查和考核機制建設,明確了生態流量監測及信息報送等。
4.有利于加強生態流量標準體系研究,比如深化生態調度試驗,開展重要河段生態調度效果評估,進一步完善生態流量標準體系等。

生態流量的概念是在人類對河湖資源開發利用日益過度、河湖生態健康不斷惡化的背景下提出的。那么,生態流量不足會有哪些危害?

1.河道形態不穩定,容易出現斷流的情況。
2.水生生物棲息環境被破壞,影響河流中浮游和游動生物群、附著生物群、水陸交錯帶生物群和底棲生物群的健康生長,導致水生動植物數量、種類減少。

3.河流的自凈能力降低,水質變差,增加水污染防治的難度。
4.難以補給地下水,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嚴重,進而引發地陷。

總之,生態流量不足,后果將會非常嚴重。保障和管理措施生態流量是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管控、推進河湖生態保護修復的基本要求。事關生態文明建設和水利改革發展大計。
來源 :“中國水事”公眾號
轉自:國家長江保護修復聯合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