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來自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的楊中俠,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婚飛的白蟻。
第一部分:前幾天有很多細心的市民都發現,大雨過后,在馬路上、路燈下、甚至房間里都飛進了這樣的蟲子,它們小小的身體上長了一對大大的褐色的翅。
圖1-有翅白蟻 (視頻--白蟻的婚飛1)
有人問我們,這是不是外來入侵生物?會不會對我們造成危害?
其實,這些是白蟻,它們已經在地球存在上億年了,那句“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說的就是白蟻的為害。因為白蟻分泌的蟻酸可以腐蝕磚木,鋼筋混凝土,造成建筑物的倒塌。且白蟻隱蔽性極強,等人們發現建筑物被破壞的時候,其實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第二部分:那既然白蟻是在地下的,為什么又在下雨的時候,我們有看到它們到處飛呢?
這要從白蟻的生物學特性說起。
白蟻是社會性昆蟲,成員分工復雜,一般分為不育蟻和繁殖蟻。
(1)不育蟻
不育蟻包括工蟻和兵蟻兩類。
工蟻:承擔采食、撫幼、建巢、筑路等多種職能。
兵蟻:負責保衛巢穴。
(2)繁殖蟻
繁殖蟻主要負責交配產卵、繁衍后代。
它們本是巢內的有翅成蟲,婚飛時脫翅配對,然后繁殖后代。這個就是我們看到的婚飛的白蟻。一般情況下,每一巢群中僅有原始繁殖蟻一對。
3、婚飛的特點
(1)婚飛的時間
因種類不同,白蟻婚飛的時間也不一致,大約集中在4-6月份。
(2)婚飛的原因
①社會性昆蟲特性:大多數長翅成蟲在成熟后,會飛出巢穴尋找配偶,并建立新的巢群。
②避免近親繁殖:通過婚飛,白蟻能夠與不同巢穴的個體交配,從而避免近親繁殖,增加種群的遺傳多樣性。
③生存競爭:在巢群內部,已經羽化的長翅成蟲,如果沒有及時婚飛,可能會因為資源消耗而被趕出巢穴,被迫進行婚飛。
第四部分: 4、如何治理?
目前我國的白蟻探測技術已經非常精確,國家水利部河湖中心于2023年11月,赴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東山水庫,探測出疑似蟻穴3處,深度均約為6米。
2024年3月21日,經湖南省水利廳對疑似蟻穴進行開挖,蟻穴的位置、深度、大小均與探測報告一致,蟻穴最深處達7.2米,最大直徑1.6米。
這給白蟻的防治提供了有利地支撐。

基于此,防治部門開展了“查、誘、測、殺”和信息技術等為一體的綠色防控技術,根據白蟻的外露特征,查找活動范圍;
根據白蟻個體間清潔和交哺的特有生物行為使用餌劑誘殺和見蟻噴粉技術;
婚飛的白蟻使用誘捕燈誘捕;在常規監測裝中上融入地理信息和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準確掌握白蟻危害情況;
實現了實時準確、科學環保地防控。
來源:湖南省生態環境事務中心社宣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