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世界水日”“中國水周”,3月21日,湘江之畔的賀嘉土沿江風光帶,一場獨具一格的“行走的環保課”精彩開場。湖南省綠色衛士株洲大隊攜手株洲市生態環境局蘆淞分局、蘆淞區水利局,以“共筑綠色家園 守護一江碧水”為主題,利用大家中午時間走進株洲市第八中學423班,采用“宣講+實踐”的創新模式,為青少年播撒下生態文明理念的種子,全力培育新時代環保生力軍。

寓教于行,環保宣講融入自然課堂
活動把課堂從室內搬到了湘江岸邊,讓同學們在自然的懷抱中感受環保的魅力。蘆淞生態環境分局的相關負責人以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案例,搭配互動問答的形式,深入淺出地為同學們解讀《株洲市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管理條例》背后深遠的生態意義。該負責人語重心長地說:“燃放煙花爆竹,看似熱鬧喜慶,實則后患無窮。不僅會讓清新的空氣變得污濁不堪,燃放后的殘留物還會對土壤和水源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隨后,他還呼吁同學們化身“環保小喇叭”,憑借“小手拉大手”的強大力量,帶動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積極踐行綠色生活方式,齊心協力守護我們的藍天碧水。


知行合一,凈灘行動詮釋護水擔當
正值第30屆世界水日暨第38屆中國水周前夕,此次活動特意設置了“守護母親河”社會公益活動實踐環節。蘆淞區生態環境分局、水利局工作人員與綠色衛士志愿者帶領學生們分成多個小組,有條不紊地開展凈灘行動。只見大家的身影穿梭在湘江河畔,手持夾鉗、肩背垃圾袋,認真細致地清理著塑料瓶、煙頭、檳榔渣、包裝袋等雜物。清理過程中,志愿者還現場為同學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垃圾對環境的危害。水利局專家則結合湘江水系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地講解株洲水資源分布與保護現狀,引導同學們完成從“知水”到“節水”、從“節水”到“護水”的認知飛躍。學生張銘宸在實踐筆記中由衷地寫道:“原來節水不只是關緊水龍頭這么簡單,更需要全社會每個人的積極參與!”


榮譽激勵,社會實踐賦能成長
活動接近尾聲時,蘆淞生態環境分局為全體參與學生頒發“環保公益社會實踐”榮譽證書。分局副局長彭海波鼓勵學生:“這個證書,不僅是對同學們此次環保行動的高度認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傳遞。希望同學們以此次活動為新的起點,在今后的生活中,真正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踐行者和熱情傳播者 。”
423班班主任透露,此次活動是班級“行走的思想政治課”系列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后續,班級還將圍繞環保主題,開展一系列延伸活動,持續發力,讓綠色理念在同學們心中落地生根,茁壯成長。

此次政校聯動的創新實踐,成功打破傳統宣講模式的局限,通過沉浸式的親身體驗,有效激發了青少年內心深處的環保內驅力,成功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強大輻射效應,為構建全民參與的生態文明建設格局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動能。

作者:劉慶
攝影:劉慶
來源:省綠色衛士株洲大隊
初審:陶佳
編輯:陳鳳
復審:舒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