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 | 你了解嗎?監測數據從何而來?

湖南省株洲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作為全國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生態環境教育基地,2021年以來已舉辦了17次生態環境宣教活動,既能“引進來”,又能主動“走出去”,促進公眾支持環保、參與環保,有力推動形成社會生態文明良好風尚。

“真、準、全”的監測數據為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提供了科學的數據支撐,這些生態環境監測數據都是從何而來?帶著這些問題,孩子們帶著強烈的好奇心走進生態環境監測實驗室,參觀各類環境監測儀器,了解水、大氣、土壤、噪聲等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質量監測過程,從而認識環保、參與環保,培養探究環境科學的興趣、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第二站大家來到了電教室,集中觀看“噪聲測量小實驗”“pH小實驗”“土壤無機元素測試”環保視頻,生動形象地展示了監測工作流程。孩子們一邊認真觀看,一邊用文字記錄著學習內容,紛紛感嘆科學技術的神奇魅力,并對工作在監測一線大哥哥姐姐們充滿敬意。

隨后,在分析技術人員的帶領下,孩子們親手體驗了“土壤中的碳酸鹽”和“土壤酸堿性測定”科普小實驗,讓大家在寓教于樂中了解到更多環境保護知識,孩子們表示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做到愛護環境,并號召身邊的小伙伴們從小事做起,爭做低碳小衛士。
接下來,湖南省株洲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將切實履行生態環境教育基地的社會責任,搭建起社會公眾了解、參與、支持生態環境的平臺和陣地,不斷拓寬公眾開放領域、創新公眾開放方式內容、完善公眾開放工作機制,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為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的良好氛圍貢獻監測力量。
來源:株洲日報
轉自:湖南生態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