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全國愛國衛生月是定于每年4月。全國愛衛會第八次委員會擴大會議提出,從1989年起,在開展群眾性愛國衛生活動的同時,要建立愛國衛生月制度。開展這一活動的目的是強化大衛生觀念,動員和依靠全社會力量,集中時間和力量,解決群眾意見最大又可能解決的一兩個社會性衛生問題。同時,通過愛國衛生月的活動促進經濟性衛生工作的開展,提高群眾自我保健和共同改善生存環境的意識。具體內容是整頓環境,消滅衛生死角,發動群眾對食品衛生和公共場所的衛生進行監督檢查;扎扎實實地開展以滅鼠為中心的除四害活動;宣傳衛生科學知識,引導群眾改變不衛生的行為,樹立良好的衛生習慣。
歷史背景
1952年2月29日,美國飛機共14批148架次侵入我國安東(丹東)、撫順等地。先在撫順,后來又在其他地區播撒帶有病毒、細菌的昆蟲,對我國發動了細菌戰爭。當年3月14日,政務院決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員會,任務是領導反細菌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3月19日,中央防疫委員會向各省、市、自治區發布反細菌戰的指示,要求各地做好滅蠅、滅蚊、滅蚤、滅鼠以及殺滅其它病媒昆蟲的工作。7月10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進一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社論,指出愛國衛生運動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
1957年9月20日,黨的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愛國衛生運動的任務和目的是:“除四害,講衛生,消滅疾病,振奮精神,移風易俗,改造國家。”
1958年2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指出,以除“四害”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就是通過群眾運動的方式,從除“四害”做起,普及衛生常識,破除迷信,消滅各種疾病和它們的根源,增進人民的健康。
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全國各地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人民群眾積極響應,取得了重大成就。
歷屆主題
2008年 清潔家園,健康奧運
2009年 清潔城鄉、健康生活
2010年 清潔城鄉,保護健康
2011年 清潔城市、健康人生
2012年 愛國衛生人人參與,健康生活人人享有
2014年 遠離病媒侵害,你我同享健康
2019年 共推“廁所革命”,共促衛生健康
2020年 防疫有我,愛衛同行
2021年 文明健康?綠色環保
2022年 文明健康?綠色環保
2023年 宜居靚家園?健康新生活
2024年 健康城鎮?健康體重
來源:百度百科
編輯:陳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