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美麗中國,志愿有我”,為充分發揮志愿者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紐帶作用,自2020年以來,湖南“綠色衛士”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項目連續5年開展“小額資助”活動,為凝聚生態環境保護合力、提升湖南生態環境質量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助力美麗湖南建設,發揚志愿服務精神,新湖南客戶端推出《綠色衛士下三湘》專題報道,記錄志愿服務推動湖南生態環境建設的過程進展,見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10月19日,在湖南省生態環境事務中心、麻陽苗族自治縣河長制事務中心、團縣委與懷化市生態環境局麻陽分局的大力支持與指導下,縣河小青行動中心聯合愛在苗鄉志愿者協會組織“綠色衛士”與“河小青”志愿者隊伍,在麻陽錦江河曹家段開展綠色衛士下三湘“巡河護岸+生態清障”專項行動,通過巡河排查、垃圾清理、福壽螺整治等方式,用實際行動為苗鄉“母親河”減負護航,以志愿力量守護苗鄉“母親河”生態環境。




水下清螺組則身著水褲、戴防滑手套,腳踩淺灘踏入河道,對水下石塊、水生植物莖稈及閑置小船的船舷進行細致排查,小心鏟除粉紅色的福壽螺卵塊,將成螺與卵塊統一裝入收集桶待后續無害化處理。“這些卵塊附著力強,必須徹底清理才能遏制擴散,小船縫隙更是藏螺的‘死角’。”一位志愿者一邊清理船舷螺卵,一邊向圍觀志愿者科普防控知識。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辛勤勞作,河道及沿岸環境得到顯著改善。路過的村民紛紛為志愿者們點贊,村民說,他們也經常清理福壽螺及螺卵。


愛在苗鄉志愿者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錦江河是當地群眾的“母親河”,福壽螺等生態隱患與沿岸垃圾直接影響水質與生態平衡。下一步,協會將持續開展常態化巡護行動,結合環保宣傳進鄉村活動,帶動更多群眾參與生態保護,構建“全民共治”的河流守護體系,讓錦江河始終保持碧水清波。
作者:黃慧
攝影:黃慧、聶雯
欄目策劃:舒麗娟
項目執行:楊菲、陶佳、肖靜、楊楊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編輯:陳鳳
校對:廉治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