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生態文明意識與科學素養,激發青少年投身美麗中國建設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公眾生態環境意識,2025年,在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的指導下,湖南省生態環境事務中心開展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綠色衛士下三湘主題實踐活動暨“世界讀書日”征文活動。活動共征集到作品2400余篇,作者們結合自身環保實踐及身邊事例,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的深刻感悟,情感真切,富有深度,現對部分優秀作品予以展示。
初中組
露珠里的世界
文/喻熙(長沙市珺琟學校) 指導老師:唐娟玨
清晨的寒氣漸漸消散,空氣中彌漫著水汽,混合著泥土與青草的獨特清香。晶瑩的露珠從窗檐悄然滑落,在晨光下折射出明亮的光芒,無聲無息地墜入青翠的草地。這微不足道的一滴水,卻給這片小小的土地帶來了一絲滋潤。
我俯下身,讓視線與草葉齊平,這才發現了從未留意過的奇跡——細密的水珠掛在葉尖,點綴著這片綠色世界。我伸手輕輕撥開密集的草叢,眼前匯聚著各種神奇的生命:一層苔蘚如絨毯般覆蓋在土地上,幾只半透明的小蟲在“絨毯”間跳躍;往旁邊一看,拱起的樹根下土塊微微松動,一條粉紅的蚯蚓探出腦袋,很快又縮回去不見了。原來,在我未曾注意的地方,早已是一片繁榮景象。
被露水沾濕的野花競相開放,像一顆顆星辰,在這個小世界里靜靜散發著微光。當陽光終于穿透云霧,蜜蜂做好了俯沖的準備,它那茸球似的身體撲進花蕊,金黃的花粉沾滿了圓胖的身體。花朵為蜜蜂提供花蜜,蜜蜂為花朵授粉,這場延續了上萬年的合作,此刻就在我眼前悄然完成。我們就像蜜蜂一樣,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匯聚成河,繪就生態的絢麗畫卷。
凋零并非生命的終點,而是另一段旅程的起點。隨手掀開一片枯葉,幾只潮蟲蜷縮成灰黑的小球。半透明的菌絲在腐爛的草根邊編織著蕾絲般的網絡。這些被雨水泡軟的枯葉,既是流浪生物的住所,也是分解者的盛宴。幾只甲蟲正搬運著一塊帶些青苔的樹皮,它們才是真正的“大地清潔工”。無論是枯葉還是小蟲,都以渺小的身軀努力生活,默默付出,值得我們學習。
當我的目光落在蛛網上時,新的故事正在上演。一只被裹成“銀粽子”的小蟲在蛛網上劇烈抽搐,原來是蛛絲中的消化酶在溶解它的軀體。蜘蛛無聲無息地來到絲繭旁,用前肢敲了敲,然后守在一旁。我本想幫小蟲掙脫,但“食物鏈”三個字讓我收回了手。樹從土壤中汲取養分,飛蟲吸食樹的汁液,蜘蛛捕食飛蟲,又有其他生物捕食蜘蛛。這種殘酷又精妙的循環,或許就是大自然最深邃的詩篇。
我忽然意識到,有時人們會以“整潔”之名破壞大自然,比如在草坪上噴灑農藥、用水泥澆蓋樹根、用刀片清理角落。這些行為在消滅害蟲的同時,也抹殺了無數生命演化了億萬年的生存智慧。作為青少年,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比如不踐踏草坪,畫海報、做提示牌宣傳環保。這片小小的世界,在我眼中就是地球的縮影——脆弱又堅韌,殘酷卻美麗。或許真正的成長,就是學會用敬畏的目光,看待每一滴露珠里倒映的世界,守護中國大地豐富的生物和美麗的生態。
總策劃 :唐 宇
主編: 謝可軍 蔡宇華 舒麗娟 彭 勃
編輯 :楊 菲 陶 佳 劉文馨 李 巍 陳 鳳
美術編輯 :陳思思 陳秀平 章楊梓昕
校對 :傅衛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