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2022年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愿者
曹喆,2016年6月,整合長沙環保學院名師師資,成立綠色衛士名師宣講大隊,廣泛深入中小學開展“生物多樣性”“生活中的碳中和”等形式的科普進校園活動;2021年獲得生態環境部“我是生態環境講解員”比賽三等獎,2020-2021年和學生團隊共同研發太陽能農村污水處理設備,指導學生獲得“互聯網+”等創新創業大賽省級獎勵3次;2022年綠色衛士長沙環保學院名師宣講大隊入選省文明辦、省生態環境廳主辦的“湖南好人 最美生態環境保護者”名單。
聚起來,牽頭成立全國首個“高校名師”環保宣講團隊
2016年6月,曹喆整合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名師師資,秉承“將自然融入環境教育、讓環境教育自然發生”的公益理念,成立湖南省“綠色衛士名師宣講大隊”,主講老師均為有專業背景、行業知名的專家和教授,嚴控科普內容輸出質量。授課課件、視頻、動畫等資源均由名師工作室統一備課制作,堅持100%“知名教授上講臺”。該項目目前已作為“益愛同行”首批省級志愿服務項目在該平臺進行全省重點推介。
分散開,線上線下開啟“互聯網+教育”的環保科普
為了做好環保科普,曹喆發揮“湖南省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指導專家”身份的優勢,培訓團隊,自編、自導、自演環保公益微課,利用網絡平臺進行純公益性質的宣講服務,全國有網絡覆蓋地區均可獲益,目前在線觀看達數萬人次。結合日常教學工作,開展對環保專業大學生的“職業責任感”教育,帶動學生加入環保志愿服務,團隊定期在社區、學校和企業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生活中的節能減排等宣講,宣貫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方針,提高公民生態環境素養。將環保科普活動與教學活動相結合,探索公益服務可持續運行機制,高職教育的成果走進社區、服務社會。
請進來,針對性研發多種授課形式
曹喆將環保科普與授課形式相結合,依托建設在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內的“湖南省環境保護教育科普館”開展活動,寒暑假組織中小學生開展“垃圾分類”等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開發《圭塘河前世今生》實地研學課程,邀請周邊居民實地感受體驗。從圭塘河2000余年的歷史傳說出發,到污染攻堅戰的角度介紹圭塘河污染的歷史及生態重生的奧秘,引導學員思考如何助力圭塘轉型,保護地方生態環境。
走出去,解決農村居民實際難題
為了擴大宣傳面,爭取更好的宣傳效果,曹喆結合長沙環保學院“扶貧駐點”、“鄉村振興”等項目,為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的孩子們送教下鄉,宣講環保知識。將科研成果投入實踐應用,設計、制作農村污水處理設備,免費投放到農村黑臭水體使用,設備凈化效果好。為缺水地區居民檢測水庫水質、土壤環境質量,保障農村居民飲用水安全。用專業技術為周邊居民解決生活難題,改善生活環境。


